

醫療器械行業步入黃金時代
2022-12-05
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如今社會逐漸老齡化,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在逐步提高,因此在全球范圍內對于醫療器械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長,同時醫療器械行業也成為了現如今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
2014年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2556億元;
2018年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5300億元;
預計未來
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元。
根據中金公司的數據統計,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規模目前已經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但從一些數據中卻發現,我國的醫療產業結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中國的醫療產業具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01
作為第二大醫療市場
產業結構仍然需要優化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醫療器械制造能力,但在技術、材料、裝備和工藝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極度缺乏自主創新技術,很難制造出符合未來醫學技術趨勢的新產品,同時部分關鍵核心的零部件技術也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并且在某些細分領域專業化程度依然有待提高,部分產業結構過于分散。
02
醫療器械與銷售藥品的
上市公司數量差距明顯
從醫療器械與醫藥銷售規模的對比來看
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維持在1:1,全球平均為1:1.43,而中國只有1:4。
從人均醫療器械消費金額來看
中國僅僅只有6美元,而在發達國家則高達100美元。醫療器械消費方面最高的瑞士達到了人均500美金,差距非常巨大,也代表了醫療器械行業其實有著很大的潛在市場。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
醫療器械板塊的上市公司和生物制藥板塊的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存在極大的差距,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在A股里屈指可數,而醫療類的上市公司非常多,相信隨著科創板政策的推動,未來的差距會有所縮小。
03
隨著招標控費
保護國產的趨勢明顯
近年來,我國在招標和保險控費方面愈加嚴格,主要是由國家的醫改模式和市場運行機制導向而形成的。國家越是招標控費,進口替代的趨勢就越明顯,而對于國產的保護也會更加完善。國家正在有計劃的扶持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中小企業,給他們更多時間和空間來提高競爭力,從而在未來與國際知名公司競爭。
以上三個方面體現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前景還是十分明朗的,尤其是國產進口替代這塊,還需要繼續逐步去完善。
近幾年來中國的醫療器械公司所做的主要是進口替代,過去所面臨的產品質量層次不齊的問題,也在逐步得到改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政策的逐漸完善,國內外公司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也都將注意力投向了醫械產業,相信不久的將來,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騰飛即將到來。